台灣電影浴火重生的軌跡─《過影─1992-2011台灣電影總論》聞天祥新書講座‧免費參加




輔大電影社創社老前輩、資深影評人聞天祥
2012年最新影評書籍《過影:1992—2011台灣電影總論》


一網打盡台灣電影 詳論評析二十年台片起落

 
「因為同與異,延續或斷裂,並沒有一個言簡意賅的答案。所以,請容我藉由年代來推移,看創作與時間的角力;也請見諒這當中的叨叨絮絮,對我而言,他們都是這二十年中的不可或缺。」─作者序


1992年,台灣電影賣座冠軍為《無言的山丘》,票房超過1500萬。
2001年,沒有一部台灣電影票房超過100萬。
2011年,《塞德克‧巴萊》上下集票房超過8.1億。

如何訴說台灣電影二十年的起落與變幻?影評人聞天祥以年代來推移,看創作與時間的角力;透過時間,觀察創作者、製作環境、市場品味質與量的變與不變。
 


侯孝賢、蔡明亮、張作驥、鈕承澤
陳玉勳、魏德聖、楊雅喆、林書宇
黃建業、李幼鸚鵡鵪鶉、陳儒修、林文淇
共同推薦





台灣電影浴火重生的軌跡
─《過影─1992-2011台灣電影總論》
新書講座
無需事先報名,免費參加

4/27 (五) 15:00~17:00 輔仁大學焯炤館一樓演講廳
聞天祥(資深影評人,《過影─1992-2011台灣電影總論》作者)主講 






(已下附上作者簡介、目次及內文摘錄)

作者簡介 

聞天祥
資深影評人,20022006年擔任台北電影節策展人,為影展樹立了城市、年輕、獨立的新形象。2009年受台北金馬影展執委會主席侯孝賢延攬,擔任執行長,並於台灣藝術大學、銘傳大學任教。著有《孵一顆電影蛋》、《影迷藏寶圖》、《攝影機與絞肉機》、《告別大師》、《影癡自助餐》、《光影定格:蔡明亮的心靈場域》及《影迷的第一堂課》等書。
                                                                                                                                   
目次

推薦序  一位影評人的電影家計簿─台灣電影二十年困頓的軌跡  黃建業  004
前言  莫忘初衷  008

1992 谷底跫音  011
1993 電影年.念電影  025
1994 國際影展與本土市場的豐收及矛盾  035
1995 電影閏八月  049
1996 電影一○一.台灣影零丁  061
1997 回歸與獨立  071
1998 逆境下的創作丰姿  081
1999 在黑暗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097
2000 本土困境與國際瞭望  117
2001 危機?轉機?  139
2002 全球化與本土化的合縱連橫  157
2003 崩解與撤退  171
2004 紀錄片與新導演  187
2005 情慾、技藝、創意  203
2006 新時代的生存術  221
2007 高山與暗湧.鉅資與小品  235
2008 屬於新銳的一年  251
2009 打回原形.看見潛力  275
2010 《艋舺》與台灣電影的四個習題  301
2011 浴火重生及其灰燼  333

                                                                                                                                   
內文摘錄

2010:《艋舺》與臺灣電影的四個習題

《艋舺》毫無疑問是2010年最具影響力的臺灣電影。不僅因為傲人的票房成績(台北票房11630 萬),還有它所帶領的風潮及引發的思考,皆可作為檢視整年度臺灣電影的基準。

類型與作者的分合
作為一部目標明確的本土商業製作,《艋舺》算是成功到位,讓電影徹頭徹尾成為一部激情奔放的男性演義。這在轉折清楚的劇本即已奠定完好的基礎。趙又廷飾演的轉學生「蚊子」因為不甘便當裡的雞腿被搶而得罪班上惡霸,但他靈活應敵的表現卻獲得校園另股勢力的青睞,急需同儕認同的他於是誤打誤撞成為「太子幫」一員,和含著「黑金」湯匙出生的廟口大哥之子「志龍」(鳳小岳)、綽號「和尚」的智囊軍師(阮經天)、血氣方剛的天生打手「白猴」(蔡昌憲)、中看不中用的胖子「阿伯」(黃鐙輝)成了拜把兄弟。
同樣的,也因為一根雞腿,讓自以為從小失怙的「蚊子」進一步認同馬如龍飾演的廟口老大「Geta」成為一個「代父」形象。然而就像「Geta」奉守的黑道原則(涇渭分明的地盤劃分,尊刀鄙槍的武器哲學)抵不過時代潮流的變遷而慘遭背叛。「蚊子」也從旁觀、目睹到介入,發現「黑吃黑」的殘酷法則,更驚覺兄弟情誼的變質,而讓他信仰這個世界的防護罩也瀕臨崩解。而最後殉身式的反撲,成了一場鞏固執念的浪漫儀式。如果說「一根雞腿」是故事表面牽起同儕與父性認同的符號,片中「血」與「櫻」的交融替換,則成了憧憬與代價的內在體現。
對台灣積弱不振的類型電影而言,《艋舺》可視為近年多位新導演前仆後繼重新搭建起與主流觀眾溝通交流的橋樑後,一場盛大的落成。從故事情節開始,就已經設下許多在製作上無法隨便帶過的高門檻,除了可觀的人力、物力資源需求,從還原、再造一個八0年代的艋舺風貌,到訓練一批嚴格說來有點超齡的演員很有說服力地詮釋角色還得區隔分明,都可見識到類型電影工程的不易。而這種貌似寫實但又要和真正的寫實主義保持一點距離,以合理化所有事件戲劇性發展的技巧,在這部電影都被執行到了。對電影工業發達的國家而言,這不是稀奇的事,但對於二十多年來大多倚賴人文內涵撐起尊嚴的台灣電影,它的實踐與完成,真的是篳路藍縷,得來不易。導演鈕承澤與監製李烈證明了他們從《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囧男孩》到本片的三級跳,是認真且有備而來的。
但這並不代表臺灣本土的類型製作已全然上軌道。走驚悚懸疑奇情路線的《獵豔》描述女攝影師(張鈞甯)無意間拍到一對男女偷情的照片,專事寫作但遇到瓶頸的姊姊(朱芷瑩)在此刺激下有了靈感。但攝影師發現姊姊跟偷情男也有一段過去,故事真相遂在她對拍到畫面的解讀、姊姊的告白、以及再度逆轉的結局中,翻出不同觀點。不過在這麼多巧合的劇情中,稍一不慎就會落入自己所設的謎局裡。例如作為一個劈腿累犯,溫昇豪的角色偷情對象竟然都住在附近,實在有違常理;而這位性格模糊但精力旺盛的猛男,怎麼會這麼輕易就被老婆給制伏?除了在這類推理上露出瑕疵,本片對情慾的呈現也力有未逮。溫昇豪和周姮吟的偷情,理應引發朱芷瑩類似的記憶和張鈞甯的遐想,但不知是囿於偶像身段還是導演放不開手,這部份反而雷聲大雨點小。故事原型還不錯,連同影像、文字的窺視慾,雙管齊下。可惜無論涉「獵」的深度還是香「豔」的程度,都明顯不足。
走警匪犯罪路線的《魚狗》更是一場令人失望的拼圖。以拍攝MV聞名的導演鄺盛之前參與過台、泰合作的恐怖片《絕魂印》,在這部首度獨力執導的長片中,除了少數的唯美畫面,剩下的幾乎是調度上的漏洞百出。兩個主角一個是為了讓懷孕女友生活無虞而決定大幹一票的混混魚仔(張雁名),一個是面臨協議分手的妻子慘遭殺害又與女兒關係緊繃的警員(陳恩峰),彼此命運牽繫的程度,本來極有戲劇性。但魚仔小時候被誣賴的罪名顯然缺乏常識,長大後無視於女友血流不止還帶她逃亡耍浪漫的後知後覺更教人昏倒;阿狗也沒好到哪裡,婚變來得隨便,酗酒戲更是糟糕,兩個男主角的衝突活像在扮家家酒遊戲,讓角色的悲劇性徒然變得可笑,只能毫無說服力地拖完整個故事。顯然,類型還沒有被臺灣電影給摸熟摸透。
雖然《艋舺》的成功大多被視為《海角七號》奇蹟式賣座後更有策略的執行成果,但導演鈕承澤多次以「電影作者」自居,顯示了他的企圖。類型與作者,確實不必非是兩條沒交集的平行線不可(這點香港影壇提供了不少例子),但臺灣作者電影的人文取向之濃烈,雖在票房的大帽子下常被視為束縛,卻也是難得的特質。2010年最突出的兩部土產作者電影,也是在金馬獎纏鬥最激烈的《當愛來的時候》與《第四張畫》。
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攝影、美術設計與觀眾票選獎的《當愛來的時候》,堪稱是張作驥經歷《蝴蝶》的決裂與《爸,你好嗎?》的練功後,重振旗鼓之作。影片以一家傳統熱炒店為背景,女主角來春(李亦捷)有個複雜的家庭,生母是店裡的會計也是老闆的細姨,至於不孕的大媽、也就是老闆娘,其實對非親生的孩子疼愛有加,卻對招贅的丈夫、也就是來春的爸爸老是嫌東嫌西,而更像是一家之主。來春還有個妹妹,家裡可說是陰盛陽衰。影片始於來春的生母在餐廳產下一名男嬰,終於為這個家庭添了個丁。但之後來春也不慎懷孕,卻找不到分分合合的男友。爸爸又因為酗酒過度爆肝昏迷,盛氣凌人的大媽因此崩潰。一連串的打擊卻也讓這家人重新思索相處之道,危機與宿命也有了轉機的可能。
這是一部形式穩健、情感豐沛傑作。看似寫實家庭故事,卻有對照精巧劇本結構,最明顯的是片頭、片尾兩場生產的戲,片頭母親的生產,提醒了來春自己的出身和這個家庭的特殊,然而到了片尾當她在同一個場景,身份卻換為母親時,心境卻已大不相同,分娩後一抹陽光灑在臉上的設計,去除了先前只能把「喜歡陽光」掛在嘴上、家裡卻烏雲密佈的現實,也象徵了她對生母的理解與自我的接納。其實這類細膩對照在片中比比皆是,隱晦一點的甚至更富含情味,例如大媽、二媽在面對生命橫逆時所展現出來的強弱變化,以及在相濡以沫當中所透露出的過去情事,也讓二媽對來春懷孕大發雷霆的背後,多了更多說不出口的為難。張作驥替每個成員設計出層次分明性格面貌,宛如真實家族精彩演員,在導演流暢調度下,見證了生命循環與潛力,尤其是飾演大媽、二媽的呂雪鳳、何子華相輔相成的表演,最為動人。高盟傑詮釋自閉症叔叔,也看得到努力的痕跡。新人李亦捷尖銳的音色(調)剛開始有些惱人,但隨著劇情的開展逐步出現層次,讓人接納的程度跟對她角色的理解同步。
《第四張畫》是鐘孟宏的第二部劇情長片,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女配角、年度臺灣傑出電影和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主角小翔(畢曉海)還是個小學生,相依為命的父親就病故,找不出相片當遺照的他,只好為父親畫了第一張畫。父親死後,他因為三餐不繼、偷吃便當而結識面惡心善的老校工(金士傑),但這並非他的歸宿,因為多年不見的母親(郝蕾)突然出現,把他帶到新的家庭。在新環境裡,他認識了一個無所事事、偷拐搶騙的混混(納豆),對方的命根子,成了他在美術課上引發老師疑慮的第二張畫。他的繼父(戴立忍)是個陰沈的人,在夜市擺撈金魚的小攤子,又時常對著牆壁唸唸有詞,小翔記得自己有個哥哥,但哥哥不在媽媽家裡,他只有夢到他,這成了第三幅畫。
這部電影的細節足以成為正宗的社會電影:小翔的單親背景、媽媽的新移民身份、哥哥是失蹤兒童、繼父的家暴史,學校(關穎飾演老師)和警方(梁赫群飾演警察)依稀感到不對勁卻又難以介入的障礙,甚至外延出去還可以解讀出老校工的大陸鄉愁,以及小混混家裡的秘密(失智父親與盲眼弟弟)。但鐘孟宏並沒有藉此煽情的打算,相反的,他保持了一種距離,讓小孩與混混背德的行徑變成挑釁的喜劇,而繼父背後呼之欲出的隱情則為瑰麗的攝影籠上一層不安的氣氛。這也讓最後一張畫,小翔面對鏡子裡的自己準備要畫自畫像,那突然像被凍結住的閉(眨)眼瞬間,既是他終究得自行面對未來的隱喻,也讓觀眾在無解的凝視中感到不寒而慄。鐘孟宏在情緒、內容與形式的拿捏上,都不討巧,卻揮灑出台灣影壇難得一見的現代性筆觸。
許久不見的多段式電影這年又出現在台灣影壇。《光陰的故事》(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張毅合導,1982)、《兒子的大玩偶》(侯孝賢、曾壯祥、萬仁合導1983)曾是引領「台灣新電影」的浪頭代表。2003年《三方通話》在台灣電影最悽慘的歲月登場但慘遭遺忘。2010年的《茱麗葉》群集侯季然、沈可尚、陳玉勳,表面上好像要跟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互通聲息,但三段作品其實與原典漸行漸遠,反而是導演個別特色在對比下更為清晰。
侯季然的「該死的茱麗葉」懷舊地帶出戒嚴時期一個在舊式印刷廠排字的身障女孩(徐若瑄)暗戀需要她幫忙印刷反動文字的大學生(王柏傑)。但看似淒美的文藝腔底,到頭來卻是愛情的刻意算計。故事裡的人際互動雖然有點單薄,但結構對照巧妙,讓絲絲的苦楚和恐怖,與時代氛圍的冷肅有了聯想的可能。沈可尚的「兩個茱麗葉」跟莎士比亞關係則最立體。以本片獲得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的李千娜一人分飾兩角,一個是在舊日愛上死對頭之子(黃河)而不惜裝瘋進精神病院等待愛人的歌舞女郎,一個是在現下為愛尋死卻自前人故事獲得啟發而走出陰霾的計程車女司機。對照並呈,既有替西洋經典找到本土對照的趣味,又有對原典加以解構的自覺。久違的陳玉勳在「還有一個茱麗葉」使出奇招,創造了失戀28次後決定結束生命的男同志朱立業(康康),在尋死途中意外獲得客串演出廣告的機會,還找到他的羅密歐(梁赫群)。陳玉勳又一次展示了他對平凡人物的同情及不按理出牌的創意,可惜中間占了好大篇幅的片中片(尤其是舞蹈部分)並未耳目一新,反而拉低了密度。
雖然每段都有不足或缺點,但三個導演的特色卻清晰易辨,也讓人益發期待他們進一步的發展。沈可尚計畫拍攝的第一部劇情長片《賽蓮之歌》拿到金馬創投會議百萬首獎,在廣告界如魚得水的陳玉勳也寫好了趣味橫生的武俠喜劇《必殺技》預備重返影壇,侯季然速度最快,他在2010年除了參與《茱麗葉》的合拍,也推出了長片處女作《有一天》,又接著籌備《南方小羊牧場》。
《有一天》展現了這年度臺灣新銳少見的敘事野心。在高雄開往金門的軍包船上,謝欣穎飾演的福利社小姐陷入一個詭異的情境:船上突然空無一人,只剩不知從哪冒出來狂吼的印度人、顯然跑錯場景的白色駿馬、以及張書豪飾演的阿兵哥。最後這個唯一正常的陌生人告訴謝欣穎這是一場夢,卻又告訴她:「你以後會認識我。」侯季然並沒讓這場夢一下子就結束,而是把它切分成好幾段,打斷它的是另一條線,那是現實裡的謝欣穎離開高雄到台北,在K書中心認識了張書豪,兩人戀愛,她告訴他未來會抽到去金門當兵的簽並流下一串眼淚。按此邏輯來看,謝欣穎是在做了這個夢之後才上台北的,夢中的張書豪是「未來」的張書豪,他早已認識她,她卻從沒見過。回到現實,她到了台北一眼認出他時,他卻對她完全陌生。這場夢是「過去的謝欣穎」和「未來的張書豪」打破時間邏輯穿越相會的關鍵。「我好像在夢裡見過你」並不只是一句肉麻的開場白,而是可能的事。但另一個更嚴峻的問題是:如果得知結果注定分離,你還會不顧一切愛上他嗎?
《有一天》比《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不能說的秘密》更玄也更有趣的地方,不在於穿梭時光的劇情設定,而是它透過夢境∕現實兩者來回交叉的敘事結構,一點一滴地告訴你這場夢對現實所造成的推進力,而你也能從現實部分回推沒被呈現的夢境細節。兩者之間的連結進而突顯出主角(特別是女主角)的性格及意志,尤其當「命中注定」變成「有所選擇」時,向左走或向右走,一個決定就勝過千言萬語。當「逃不掉」變成「我願意」,導演(鏡頭)看似冷靜的凝視,背後其實是浪漫到底了!侯季然強於結構辯證,但兩名主角的情感進程太過薄弱,讓男主角的傷痛少了更澎湃的說服力,而讓結局只成為女主角為愛奮不顧身的證明,有點可惜。而他明顯的懷舊情結(軍包船與K書中心)也和他在《茱麗葉》的詮釋互通聲息,成了一個新作者正在成形的證據。

本土化與草根性的吸引力
2008年《海角七號》的異軍突起,讓台灣電影在好萊塢與中港合拍大片的夾殺下,找到一條可行的生路;2010年除了《艋舺》的賣座再添實例,《父後七日》更是匹意外黑馬。它跟打破中國票房紀錄的《唐山大地震》於相近時間在台上映,《唐山大地震》已是馮小剛在此最賣座的電影(台北票房1333萬),《父後七日》不但以1780萬在台北超前,台北以外受歡迎的程度更有過之,不但以小品之姿躍為年度國片賣座亞軍,也刺激更多走本土趣味、強調草根魅力的電影順勢而生。
《父後七日》是根據2006年「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作品改編。描述父親從病院返家嚥下最後一口氣到出殯這七天的種種。原著作者劉梓潔與拍過《棉花炸彈》的王育麟雙掛導演,以黑色喜劇來表現台灣傳統禮俗與現實的衝突(例如用情色書刊陪葬、靈堂掛合成照片,女兒對「哭爸」這句話的深刻體會,以及職業孝女哭再慘也不脫妝的自信),但關鍵時刻總不忘來記通俗劇式的感懷以肯定血濃於水。原著全從女兒角度出發,寫觀察,寫心境,笑中帶淚。電影雖然也用女兒的旁白保留散文的情思底醞,但基於篇幅擴張及張力所需,加重了其他角色的份量。例如吳朋奉飾演的道士,身份被改為死者的親戚,所以有了與當事人益加密切互動的理由,也讓他以鮮活諷世的演出獲得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同樣的,一個原著所沒有的角色:死者的姪子,也因為要拍喪禮紀錄片當畢製,而代替年輕世代來理解從儀式到人情的真諦。
嚴格說來,《父後七日》的尖銳性比較反映在特殊情境的有力刻畫、而非整體上。尤其最後試圖用感傷、甚至有那麼一點繼承與理解的樂觀(兒子接手父親的攤位,大學生模仿起道士寫詩或不時回夜市幫忙生意),都太一廂情願。但它帶給熟悉這一切的觀眾懷舊與重省(尤其老家在中南部的人),又讓不瞭解這些事物的觀眾大開眼界(一如《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對入殮儀式鉅細靡遺的介紹)。雖然整體頭重腳輕,製作品質更受限預算格局而顯得粗糙,但仍不失為一部可觀之作。
鄭文堂導演的《眼淚》其實也草根得可以,但毫不譁眾取寵。主線是名老刑警(蔡振南)和檳榔西施(鄭宜農)的忘年之交,副線則是他破解一樁毒販命案而帶出背後復仇女子(房思瑜)的憤恨。但這不是一部俐落的警匪動作片;相反的,記憶與贖罪如影隨形地跟著所有角色而讓它有了沈重的質量。因此它很難像這年大部分臺灣電影那樣輕盈或激情,而是在慢慢咀嚼間,道出整個社會刻意掩飾的瘡疤,並試圖諒解。
鄭宜農的演技這回有大幅的進步,把一個檳榔西施的潑辣與世故,演得很有說服力。雖然有人認為蔡振南的表演方式可想而知,但他活脫就是這個老刑警的化身。我們很快就放棄他和檳榔西施之間會有什麼不倫火花的期待,反而從導演刻意釋放的蛛絲馬跡感知到他的關懷一方面出自當年刑求栽贓女主角父親的愧疚,另一方面也像是對失敗的家庭關係的轉向補償。可惜女大學生扮演復仇天使這條支線太弱,房思瑜的詮釋扁平,降低了此角在天使與魔鬼、正義與謀殺之間的曖昧;老刑警抽絲剝繭的過程也不夠峰迴路轉。相較之下,當老刑警過去的祕密被揭發,檳榔西施憤而拿出隨身攜帶的防狼噴液,讓早已哭不出眼淚的男人在生日這天贖罪似地承受女孩對他的報復,在刺痛中衝向洗臉台的反射動作、以及從鏡子看到自己紅腫的雙眼不斷流淚、似笑非哭的荒謬景象,真是震撼人心!諷刺的是早已分崩離析卻苦等他來壽宴的家人,因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而對他的缺席無法諒解,這動∕靜、親∕疏的對比,令人不勝欷噓。不過也因為這個段落太強了,讓本片接下來還想進行的結筆有點尾大不掉。但這應該是鄭文堂在《夢幻部落》後最好的作品。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