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文章】

我們有個FB粉絲團<輔大電影藝術研究社>



FB是如此強大,但這個部落格我們仍會持續更新。這裡是電影社社員們的家,當夜深人靜、有那麼一點不想碰FB時,歡迎來這裡挖挖電影社社史^_<

【2014 五月影展:學運風暴】《巴黎初體驗》

《巴黎初體驗》The Dreamers
2003 / 法 / 貝托魯奇 / 116 min / color
5/14 (三) 18:00 焯炤館地下一樓演講廳
※酌收50元場地清潔費




因為誠實,所以迷惘;因為追尋,所以陷落


1968年的法國,學運如火如荼展開。

馬修是來自美國的窮學生,整天泡在巴黎的電影資料館裡看電影。一次抗議館長被撤換的學運中,認識了一對雙胞胎姊弟 伊莎貝和泰歐,他們一見如故,甚至邀請他搬離宿舍到家中常住。雙胞胎家裡充滿藝術氣息,父母是知名的文化人士。在父母出門渡長假期間,家裡是他們隨心所欲 的天堂,馬修驚訝地發現他們姊弟彼此相愛,甚至同睡一張床,然而他們也很歡迎馬修,成為三人行,他也跟姊姊發生關係;門外的巴黎已經沸騰,抗議運動席捲, 他們窩在自己小小的天地,談論電影的美好,而不去注意真實的世界。馬修雖然過得很開心,但內心裡覺得這樣的逸樂不是正確的......

預告片:http://youtu.be/YU1brBVMBkM

本片的背景是對法國現代影響深遠的1968年春天,學生們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激烈反動,產生了風起雲湧的革命風潮。在動盪不安的時代裡,熱愛電影的電影癡們相遇,成為要好的朋友,自然而然發展了一段很不平常的親密關係。雖然異色違反倫常 的關係很驚人、充滿刺激,然而姊弟間一體的相愛,三人對電影的熱情卻又讓觀眾感受到種單純美好的天真;導演、男女演員們並不吝惜螢幕上展露他們年輕、漂 亮、俊美的身體,全裸的養眼鏡頭不時出現‥‥





【貝托魯奇:巴黎初體驗】
文/藍祖蔚

「拍電影最難的地方在於你能找一個故事,讓你像戀人一般墜入情網。」 ─貝托魯奇 

我很喜歡用導演自己曾經說過的話,來詮釋他自己的作品,每個人走過的道路都一定會留下鴻爪,自覺或不自覺地在某些角落裡浮現開來。每個人也都有一定的走路或呼吸方式,只看我們是不是夠敏感?是不是能夠感應到他的所有細微變化?

貝托魯奇在2003年完成的《巴黎初體驗(Dreamers)》,台北要到2005年才上映,步伐雖然慢了一大步,還好電檢一刀未剪,觀眾可以直接面對貝氏的情欲場景,在毫無遮掩的肉身碰觸中,更清楚他在這部懺情錄電影中的青春思慕心思。因為《巴黎初體驗》就包含了貝托魯奇一向最感興趣的電影、性的探索,承諾與背叛的主題。

貝托魯奇的父親是詩人兼影評家,從小他也立志當詩人,二十歲就出版了詩集,算是才華洋溢的年輕才子,但是第二年,他跟隨巴索里尼拍了一部電影《寄生蟲(Accattone)》,他就明白,文字世界固然美麗,影音天地才是他可以縱情寄夢的所在。

電影的發生地在法國巴黎,即使今天國際影壇只剩好萊塢雄霸天下,但是法國人依舊保持著電影原生初始的活力,依舊關切著不同媒介形式呈現的各國電影,依然有著最多元最開闊的電影映演空間,二十出頭的貝托魯奇到巴黎取經,嚮往法國新浪潮電影那種對電影的熱情,追求電影新文法的書寫模式,其實就是所有時髦青年會做的事,一點都不意外的事。

有了這些背景,再來看《巴黎初體驗》就有更多的體會。電影故事發生在1968年的初春,一位熱愛電影的美國人馬修到了巴黎,每天就泡在電影資料館裡看電影,經典必看,爛片也看,百花齊開的美麗時光中,卻因為保守官僚撤換了知名的電影學者Henri Langlois引爆了熱血青年的不滿與抗爭。就在喧攘抗爭的過程中,馬修遇上了一對同樣熱愛電影的雙胞胎姐弟伊莎貝與狄奧,臭味相投的三位年輕人就在莎貝拉的父母親出外遠遊的時候,體驗了人生的雲雨情事。

伊莎貝與狄奧是典型的憤怒青年,酷讀左派理論,房間裡貼著毛澤東的畫像,每天高談革命與理想,對父權社會充滿了不屑與鄙夷,然而卻也不忘享受詩人老爸所供應、老媽所烹煮的豐厚美食與紅酒(他要請客,卻連老媽都忘了通知,一切都好像是天上就會掉下來的理所當然)。左派理念讓人自命不凡,資產階級的生活,讓人欲望飽滿,這是多豐足卻又多矛盾的人生,年輕人在房間裡愛得死去活來,玩遍各種性遊戲,房間外,1968年的巴黎革命卻也在街頭熱烈地展開著,貝托魯奇選擇的時空座標,讓青春的冒險、衝動、燥進與不顧一切的破壞,留下極其精準的印痕:那是一個風雷乍起的年代,那是一個夢想狂飆的年代,然而,烈焰下的灰墟,同樣也是歷史的真相,當你看到伊莎貝的爸媽偷偷溜到家裡,看著兒女們翻天覆地的行徑,不敢打擾,只是悄悄留下生活費的場景,你就明白,貝托魯奇不是盲目的青春頌歌,而是改採了另一個更犀利、也更真實的呈現角度。

《烽火赤焰萬里情》的約翰.瑞特醉心共產主義,然而他可是全身參興,才有「震撼世界的十天(Ten Days that Shook the World)」的歷史文獻的完成;《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中的切.格瓦拉,同樣也愛醇酒美人,但也不是嘴上喊口號,一要行動就成了懦夫,更不是平常忙著男女歡愛,事到臨頭,再上街頭拋擲汽油彈!插花式的革命英雄不是真英雄,然而俗世男女多少人只是搖旗吶喊的旁觀者?多麼容易就接受理想變質的現實?電影在煙囂的巴黎動亂街頭落幕,馬修看著道不同的密友遠去,他的青春也結束在巴黎了。

馬修的落寞,基本上就是貝托魯奇《巴黎最後探戈》的變奏迴響,他原本住在破舊的旅館,除了看電影之外,沒有其他的法國朋友,伊莎貝與狄奧姐弟的出現,完全改變了他的生活內容。首先,他們都是電影迷,都愛泡在電影資料館裡看經典電影,生活裡更不時會扮演起電影精彩畫面,考驗著彼此的電影常識、記憶和視界,馬修也要是電影迷兼電影精,才不會被他們嫌棄,才不會像答不出答案的狄奧一樣,得對著瑪琳.黛德麗的《藍天使》海報自慰,或是像伊莎貝一樣,必需當著狄奧的面前和馬修做愛。

模彷電影中人,重現電影場景,是《巴黎初體驗》向電影時代致敬的最敬禮,男女主角相互考驗的時刻,其實也在強迫觀眾回答,差別只在於答不出來的觀眾不必受罰,卻也因此形成本片最有趣的電影對話。貝托魯奇從不諱言高達對他的影響,電影中出現《斷了氣》和《法外之徒》的經典畫面,應該就是他的青春烙印,那個年代,貝托魯奇才二十多歲,才剛開始拍電影,面對高達作品的震撼與心儀,他有著出人意料的坦誠(畢竟六十五歲的貝托魯奇在很多人心中也已經是個大師了)!看著電影中從葛麗泰.嘉寶、瑪琳.黛德麗、巴斯特.基頓等巨星的精彩畫面,聽著男女主角辯論著基頓或卓別林誰比較偉大的議題,你不由自主地就會想起那個電影萬歲的年代!

伊莎貝與狄奧姐弟是一對雙胎胞,馬修第一次看見他們裸著身子睡在床上時的模樣,其實是驚恐多過窺奇的。他們的百無禁忌,他們的相互坦誠,其實就像那個睡姿一樣,是一再重溫他們在母親子宮中的模樣,希冀著聲氣相連,心意相通的「雙生」境界,而且又是那麼饑渴地能回復到同一個子宮的緊密結合。然而一姐一弟,一女一男,情欲的追尋世界中,使得《巴黎初體驗》既有楚浮《夏日之戀》的風貌,骨子裡卻更像是大衛.柯倫堡《雙生兄弟》中的情欲共享,正因為他們有著雙胞胎的百無禁忌,反而讓初試雲雨情的馬修留下永難忘懷的初體驗,對於多數的觀眾而言,這段情,不也是陌生的初體驗嗎?

影評引自:
http://4bluestones.biz/mtblog/2005/04/post-1491.html

【2014 五月影展:學運風暴】《安那其戀人》

《安那其戀人》Les Amants Réguliers
2005 / 法 / 菲利浦卡瑞 / 183 min / black & white
5/13 (二) 18:00 焯炤館地下一樓演講廳
※酌收50元場地清潔費



★ 2005年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 
★ 2006年法國凱撒獎最佳新進演員

革命 X 城堡 X 憤怒 X 安那其 X 自由

1968年,狂飆的學運年代,汽油彈、火燒車、堡壘和警民抗爭,構成了巴黎街頭最激烈的革命景觀,法蘭斯瓦和他激進的同學們一樣,用大麻、藝術和做愛做為青春的避難所,燃盡的理想和清純好似消耗殆盡的汽油彈,只剩下火光照亮璀璨巴黎和記憶裡的光之城。四十年後,卡瑞透過兒子路易卡瑞重現過往,那個理想、搖滾和嬉皮的年輕時代皆化為黑白光影。

這部電影先是說明男主角法蘭斯瓦,和他的朋友們拒絕服兵役的情節,接著呈現男主角與其他角色過著糜爛日子的樣貌。他們成天嗑藥、開趴、無所事事;不時插入骷顱頭或鐮刀的靜止畫面,在諷刺著這些年輕人。他們在安逸的生活中,深深以為自身離死亡還很遠,未來,只是一個目前還無法也不須擔心的遙遠概念,結束彷彿只是一種虛無縹緲如煙霧,揮一揮,即可將它揮散,消散於廣大的大氣層中。然而,當最好的朋友決定要去摩洛哥發展,而另一個夥伴精神開始異常。女朋友莉莉,也要前去美國繼續她的雕刻創作,男主角這時才豁然驚覺,他們其實早已生活在結束裡,而未知的死亡,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遙遠。身為一個選擇留下來的人,就也只能流淚、呆等、想像與做夢。

預告片:http://youtu.be/JcLH7rHDrMg

我們在年輕的歲月裡,總是很有目標,和同儕一起很用力地活著。但矛盾的是,我們總是也和頹廢、漫無目的、很虛空的狀態共存。

長達三個小時的電影,前面以學運熱血堆積,後面以愛情萎靡鋪陳。如果把鏡頭拆開成一個個定格,每個畫面都美得不像話,配樂也恰到其份,是一部了不起的黑白片。





《黑白敘情詩-安那其戀人 Les Amants Réguliers
文/Aki

安那其,無政府主義(Anarchism)之意。

1968年,狂飆的學運年代,汽油彈、火燒車、堡壘和警民抗爭,構成了巴黎街頭最激烈的革命景觀,而這些都在一夜之間走向尾聲,弗朗索瓦(Louis Garrel)和他的激進同學們一樣,用大麻、藝術和做愛做為青春的避難所,在這裡他遇見了懷才不遇的女雕塑家莉莉(Clotilde Hesme),然而燃盡的理想和青春好似消耗殆盡的汽油彈,只剩火光照亮璀璨巴黎和記憶裡的光之城,這對美麗戀人的愛情最終也走向絕望。

日本版的預告片這麼說:「壯大的抒情詩,愛的誕生與喪失、情熱與絕望。」誠然,片長高達三小時、使用大量長鏡頭、採取黑白攝影的《安那其戀人》製造出一種緩慢而疏離的氛圍;但其中又常有臉部的靜止特寫,深深的探入人物的瞳孔,使人忘記時間的流轉,陷入親密幽微的單人世界。

卡瑞透過兒子重現過往,那個理想、搖滾和嬉皮的年輕時代,學生工人以及人民紛紛走上街頭,以石塊、汽油彈、木棍為武器,推倒的汽車、殘破的圍牆、被佔領的學校以及工廠為掩蔽物對所有的體制進行抗爭,同時,一首愛情詩翩然而展。這部長達三個小時的電影裡,從激情的社會運動,抗爭的革命情誼,即轉成愛意流瀉的表現,兩種看似無關聯的情感,在電影中相遇,用幾乎看不見的關係,連結著。弗朗索瓦跟莉莉之間有著若有若無的距離很少接吻,他們也幾乎不牽手,但我們看到他們在戀愛,在舉手頭足間。

「我的性和愛情是兩回事,只要是我需要,我可以和任何人做愛,但是我只能愛上一個人。」莉莉如此真摯愛著弗朗索瓦,甚至由她工作賺取兩人的生活費用也無所謂,弗朗索瓦寫詩,但他不願意出版詩作以換取金錢。弗朗索瓦這群年輕人來說,名利並不重要,他們更渴望的是一種精神上的富裕以及滿足,他們藉由詩詞、畫作、書籍、音樂等藝術作品來滿足自己在心靈上的需求以及昇華。他們厭惡所有的中產階級,但諷刺的是他們也大多來自於中產階級的家庭裡。

然後時間在走,隨著這群革命團體慢慢的離散,偌大的宅院只剩莉莉跟弗朗索瓦,為無產階級奮鬥的理想早已消耗在鴉片跟幻覺之中,一切都像作了一個長夢。莉莉變了,她捨掉牛仔褲,穿上裙子去了美國,這對弗朗索瓦來說是最大的打擊,他只能服藥自盡,於長眠中繼續追尋理想的美夢。

拍攝手法上,《安那其戀人》最搶眼之處無疑是光暗對比極鮮明的黑白攝影,在資深法國攝影師 William Lubtchansky 鏡頭下顯出極風格化的漂亮影像。此外,菲利普‧卡瑞在片中添加了許多舊時代的拍攝風格,例如早已過時的1:1.33比例拍攝,在故事結構上分段並冠以隱晦的標題,跳接獨白,用圈入圈出的方式作間場,片中一段還用上了昔日愛人Nico 的「Vegas」為配樂,更添一層追憶故人的意義。

巴黎學運發生時,卡瑞正好20歲,對許許多多的法國人來說是難以忘懷的一段日子,這段日子又稱為五月風暴,對他這一代的人來說,那段炙熱迷惘但又充滿革命情懷的歲月是心中的一段傷痛,也是一段難忘的回憶,《安那其戀人》便是他對年輕歲月的緬懷。

革命非常無望,因為革命失敗了;莉莉說:「別忘了此時此刻。」,愛情易碎。

去年金馬影展的菲利普‧卡瑞回顧展中,卡瑞於紀錄片《卡瑞私密日記》,面對「電影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時,他說,拍電影幾乎是一種生存的方式,中間隔著攝影機這樣去觀看與寫作真實,比較有安全感,也比較安心。當我們觀看《安那其戀人》時突然就明白了,為何總是讓出寬裕的時間和空間給裡面的故事和人物,因為對菲利普‧卡瑞來說,生存是需要劃開距離去面對的。

有人說這是一個垮掉的一代,在某些人的眼裡,或許他們是放縱的,是頹廢的,甚至是無可救藥的一群人。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那種渴望自我,發自內心自主創作,對藝術以及精神上的追求及熱情是令人羨慕以及敬佩的。他們尋求解放的方式或許並不是一個非常好的示範,每個人最後的選擇也不盡相同,有人為了夢想選擇離開、有人迫於現實而離開、當然也有人像是弗朗索瓦選擇停下腳步,留在原地。一如電影中The Kinks所唱的《This Time Tomorrow》,二十歲,我們都迷惘,都瘋狂,都無所畏懼,菲利普用一首抒情而不過分濫情的散文筆法,譜了一首優雅低迴不去的青春輓歌。

2007/1/22
(摘自文批報告,寫了六千多字,但不可諱言那時候拼貼了很多資料湊字數。比較自抒己意的都在這裡了,其他部分就沒有貼出的意義。)

影評引自:
http://www.akiynora.acsite.org/wordpress/?p=2880

【2014 五月影展:學運風暴】《日本的夜與霧》

《日本的夜與霧》
1960 / 日本 / 大島渚 / 107 min / color
5/12 (一) 18:00 焯炤館一樓演講廳
※酌收50元場地清潔費






★ 世界級大師,大島渚導演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 大島渚说:我的作品《日本の夜と霧》只有43個镜頭!!

同志反目 X 夫妻對壘 X 情場變戰場 X 婚禮起革命

這是一部針對當時國家政治局勢趕拍上映的電影,利用松竹公司的資金優勢,將學生反對日美安全安全保障條約的遊行、示威及內部的爭論過程搬上銀幕。大島渚還是不能忘記自己學生時代的歷史教訓,並利用這種經驗,試著尋找並指出學生運動的意義和失敗的原因。

全片以一場婚宴為中心,新娘是個學生,新郎則是名從前有過學生運動經驗的記者,二人在60年6月15日反對修訂「美日安全條约」的大游行中認識而结下情缘,但劇情發展下去,婚宴卻變成不同派系對學生運動發表的热烈计论,最後變成一場政治的鬥爭…

我們應該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是,激進的極致往往只是一種破壞的力量。社會的變革需要循序漸進,不然將付出更大的代價。 我們能夠在歷史上看到毛澤東和別的左派領袖的名字,六零年代的青年嚮往左派而成為社會變革的一員,這是一種世界性的風潮,直到「五月風暴」的退潮為止,青年才真正開始思考社會革命的方式。

預告片:http://youtu.be/pkMuzDYLUGY





《 淺談日本之夜與霧的美學與敘事 上 》
文/李卓倫

日本新浪潮電影的一大特色是個人主義的彰顯,由大我進入小我,導演將自身投射到電影內容裡,說自己的故事,《日本之夜與霧》(1960) (下稱《夜與霧》)當是箇中最明顯的例子。五十年代讀大學的大島渚,化身成片中五十年代參與學運的學生,與六十年代參與學運的學生跨代激辯,突顯學運組織的內部問題,尋找學運發展的可行之路。其實早於幾年前,中平康的《瘋狂的果實》(1956)、增村保造(1957)的《吻》,已經是年輕一輩講年輕人的故事。

個人主義得以彰顯 

個人主義是否當時日本電影只此一家之言?電影學者 David Desser 曾經指出,個人主義非日本新浪潮電影獨有的導演思想 [1]。他以黑澤明的《七俠四義》(1954)為例,一眾出於義舉保護村莊的武士,彰顯的正是個人主義,武士之死則象徵個人主義敵不過大環境而被沖走。當時另一位導演溝口健二,在《山椒大夫》(1954)中,刻劃妹妹犧牲自己,掩護哥哥逃走的過程,同樣表現了女性個人主義偉大的一面。到了六年後的《夜與霧》,片中五十和六十年代的學生藉著學運,將個人主義訴諸政治,希望改變社會,學運的失敗則反映個人主義敵不過環境洪流,沉沒其中。

可見,富個人主義色彩的電影不獨當時日本電影才討論的主題,黑澤明和溝口健二的作品已經有所涉獵,更非《夜與霧》專美。不同的導演會融入個人觀點於其中,個人主義無疑不是新鮮的事物,但同樣的意識型態,來到大島渚手上,卻昇華不少。片中出色的美學和特色的敘事方法,使其成為很多日本電影歷史和藝術參考書不能繞過不談的例子。

在談《夜與霧》的美學前,先簡述該片的背景,因為這與拍攝技巧和與美學有莫大的關係。大島渚在拍攝《夜與霧》前只完成了三部電影:《愛與希望的街》、《青春殘酷物語》和《太陽的墓場》。首作《愛與希望的街》上映於1959年,翌年上映《青春殘酷物語》和《太陽的墓場》。雖然他完成了三部電影,但始終僅出道一年,仍是一名新進導演,要得到電影公司繼續投資拍攝電影,首要是成功的票房,而《青春殘酷物語》和《太陽的墓場》在票房上的成功,使他獲得松竹公司的信任,能夠拍攝下一部電影,亦即是《夜與霧》[2]。

他和石堂淑朗這位大學時代的學運戰友,把參與學運的經驗和反思放入故事內,撰寫了《夜與霧》的劇本。由於松竹公司一向拍攝女性通俗劇為主 [3],縱然它想提拔更多年輕導演,但為了使松竹接納劇本,於是他們暗渡陳倉,將婚禮一幕由頭至尾貫穿故事。單從劇本內容看,外人根本難以知道婚禮只是電影的背景,學運才是故事的主題。

拍攝技巧在於解決困難

現在回到電影的拍攝技巧上。電影拍攝的技巧很多時候不是憑空想像,而是為克服拍攝困難而發明。同年法國導演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完成了首部長片《斷了氣》(Breathless),其出色的跳接(jump-cut)技巧令後世稱頌。其實當時菲林匱乏,縱使一場戲有瑕疵,也不能夠隨便重新拍攝,於是高達想出剪走有瑕疵的幾格菲林。原先一連串銜接的影像因少了幾格菲林的動作而造成的不連貫,卻塑造出跳躍不定,不羈叛逆的風格,巧妙地配合全片的氣氛和內容。

大島渚的情況亦非常近似。他想盡快拍畢全片,以免被松竹公司中途發現,命令他停止拍攝,於是要想出折衷的拍攝方法──大學時他曾經參與劇場創作,對其運作駕輕就熟,便採用劇場形式主導全片的拍攝風格,而且大量使用長鏡頭(long take)拍攝,一場景一鏡為主,全片合共只有43個鏡頭,以減少剪接花費的時間 [4]。

註:
 [1] Desser, David. Eros Plus Massacr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Japanese New Wave Cinema.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8. 
[2] 佐藤忠男(著),沙鷗(譯):《大島渚的影像探索:革命情慾殘酷物語》,台灣: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 
[3] 同上。 
[4] 同上。


《 淺談日本之夜與霧的美學與敘事 上 》
文/李卓倫

劇場空間與敘事

劇場其中一項特點是多層次的空間運用,他運用這項特點,安排不同年代的學生站立在左右兩方。以野澤為首的五十年代學生、領袖中山及老師宇田川,站立在左方(他們這些日本共產黨員正代表左翼思想),相對的是以玲子為代表的六十年代學生。在禮堂中央舉行婚禮的野澤和玲子,代表男女雙方的結合,象徵五十與六十年代學運思想的承傳,諷刺的是,婚姻又同時令雙方由激情的學運階段,去到平穩安定的家庭生活。大島渚借禮堂的空間配置,對照不同年代的學運歷史。未獲邀請出席婚禮的六十年代學生太田和五十年代學生宅見一進入禮堂,改變了原本空間的配置,同時從新引發起不同年代學運組織內部的矛盾。禮堂的空間,除了是年代的對照外,一經外人介入,也是政見磨擦的激發點。

劇場空間亦同時是表現現實和心理意識的地方。當中一幕東浦看到宅見,冒充死去的高尾吹著口哨出現時,全場一黑,只看見驚慌的東浦,以及因看到高尾來而驚慌的人。黑暗的場面是東浦心理狀態投射,惶恐慌張,因為據他所知,高尾已經自殺身亡,不可能到現場。要麼高尾未死,當年自殺一事必有內情(電影還未交代高尾自殺的來龍去脈);要麼死了,便是含屈而終,冤魂索命。同一場景,簡單一光一暗,已經突出了眾人外表和心理的反差,同時為後來眾人激辯高尾自殺一事舖展劇情。

非時間性的敘事方法

《夜與霧》沒有交代高尾自殺和北見失蹤的真正原因,當中涉及到故事的時間性(chronicle)。時間性指的不僅是時分秒,更重要的是事件發生的先後次序。主流電影的故事,枉論直敘、倒敘和插敘,莫不具備時間性,原因是普遍人的思考模式都循因果關係而行,我們會認為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是之前某件事造成,歷史便由一環一環的事情扣連出來,亦即是我們心目中都認為歷史有其必然性,每一件事件都非獨立而生,我們可以從中理順出關係。為了令觀眾跟隨故事的發展投入當中的世界,主流電影的故事均具時間性。

大島渚在《夜與霧》塑造出的敘事空間,沒有明顯時間性,大抵只是宏觀的時間感(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微觀對他並不重要。片中高尾自殺的來龍去脈,完全由中山、美佐子、東浦及宅見等人所述堆積而來,準確的時間,先後次序無從得知。以宅見曾經引述自殺前的高尾所說為例,高尾表示喜歡美佐子,究竟他遭懷疑為間諜在先,抑或他向宅見表示暗戀美佐子在先,此片沒有明確交代。

非時間性的敘事帶出一點是,事件的發生非我們想像般理所當然。我們以為有因必有果,但更多時事件是偶然發生,一件又一件可能本身無關的事情一齊發生,我們不期然將它們理解成互為因果。高尾的自殺有說是他無法捉住逃走的賊人,致令組織懷疑他與賊人一伙,但究竟賊人逃走純粹屬於意外?一說是美佐子和野澤暗中放走賊人,那麼美佐子和野澤間接釀成高尾自殺,另一可能原因是高尾不能得到美佐子而自殺。究竟高尾自殺與賊人逃走有無關係呢?兩者可能互有關聯,可能是獨立事件,亦可能兩者一同發生而已,於是大家將高尾自殺與賊人逃走拉上關係。此片的重點不在於要角色交代高尾自殺的真正原因,令觀眾知道北見失蹤的理由,大島渚最想呈現出學運組織內部的矛盾其中在於言人人殊,同一件事於不同人有南轅北轍的看法,時間過去,每人回憶起的事情亦又偏差,從無人知道背後真正的原因。發現問題而找不到原因,意味問題永遠不能解決,只會重複出現,是故大島渚對比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學運組織,五十年代學運組織的內部分歧得不到解決,到了六十年代亦同樣出現。

長鏡頭美學

剪接打斷學生激辯的火花,長鏡頭一氣呵成拍攝有助加強當中的壓逼力。此片的長鏡頭有別於小津安二郎在其電影那般靜態地運用,以不動如山的姿態捕捉片中人的情緒。相反,大島渚的鏡頭躁動不安,經常橫移,而且闊度大,既將說話者的面貌拍攝,一旦對方回應,鏡頭又快速橫移跨過旁人到回應者前。拍攝對話時,一般都會拍攝說話者,當聆聽者回應,鏡頭就會拍攝聆聽者,這樣做假設對白的內容和說話者是故事的重點。此片的對白內容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聆聽者的反應,尤其是太田和宅見質問其他學生時,鏡頭往往擺在聆聽者一方,大島渚試圖拍下聆聽者透過面部表情浮現出的心理狀態,質問之聲由對白變成畫外音,彷彿外界的聲音傳入聆聽者耳中,力求揭開不為人知的真相。

總結

《夜與霧》是少有即時拍攝反映當下學運現況的電影。即時拍攝的好處是更貼近當時學運組織的內部運作,當一齊事過境遷成為歷史,箇中過程不是早已經忘記,就是組織內部人士已經面目全非,失去反思和檢討學運失敗之用。除了當下回應學運外,它本身的藝術性也是其中受稱許的一環,其出色的劇場空間運用、長鏡頭美學和非時間性的敘事方法,值得在此撰文討論。至於文本上的討論,留待講座時和大家交流了。

影評引自:
http://www.filmcritics.org.hk/critics_choice_2012/%E6%B7%BA%E8%AB%87%E3%80%8A%E6%97%A5%E6%9C%AC%E4%B9%8B%E5%A4%9C%E8%88%87%E9%9C%A7%E3%80%8B%E7%9A%84%E7%BE%8E%E5%AD%B8%E5%8F%8A%E6%95%98%E4%BA%8B%EF%BC%88%E4%B8%8A%EF%BC%89

http://www.filmcritics.org.hk/critics_choice_2012/%E6%B7%BA%E8%AB%87%E3%80%8A%E6%97%A5%E6%9C%AC%E4%B9%8B%E5%A4%9C%E8%88%87%E9%9C%A7%E3%80%8B%E7%9A%84%E7%BE%8E%E5%AD%B8%E5%8F%8A%E6%95%98%E4%BA%8B%EF%BC%88%E4%B8%8B%EF%BC%89


【2014 五月影展:學運風暴】《粉墨登場》 ※有映後座談

《粉墨登場》
2009 / 台灣 / 吳星螢 / 86 min / black & white
5/9 (五) 18:00 焯炤館一樓演講廳
【有映後座談會】
※酌收50元場地清潔費






五月影展第一部台灣電影《粉墨登場》

★ 反高學費運動的平凡革命小宇宙 
★ 穿越十年的青春里程,砌出台灣影史第一部社運紀錄芭樂片 
★ 歷時七年製作,從台灣紅到美國

2004年台灣,一個學生導演把註冊費拿去買了台破DV,為搞社運的老朋友們拍了一堆生活和抗爭紀錄,他們關注的議題叫做「反高學費」。五年之後,這些「家庭錄影帶」竟累積成一部紀錄片。 

片中的青年身影從二十歲到結婚生子,不再青春削瘦的他們,挺著小腹繼續抗爭。為社會運動粉墨登場十年,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名字。革命的年代已過,但革命「老青年」卻還沒死。日復一日的生活和抗爭,爭的不只是學費該繳幾塊錢,更是爭台灣的未來要往哪裡走。 

質樸的影像編織反高學費二十年歷史,浪漫黑白光影乍現人類永恆的奮鬥曙光。百分之二十議題,百分之八十芭樂勵志。沒有試圖討好基本教義派、熱血文青、才華影評,只是期待在每個人心中的灰色地帶注入一些色彩,那麼這世界便足以繽紛燦爛了

預告片抒情版:http://www.youtube.com/watch?v=BOT301TbLy4

預告片動員版:http://www.youtube.com/watch?v=TXtQGuuNlnA&list=PLmX6EiL-b3MgLXVnaB1pqcMm6mmp-ibvz&feature=share&index=3

紀錄片不一定沉悶,不一定會無聊,不一定會讓你打哈欠想睡覺,或許這會是你看過最感動的一部紀錄片。

這是一部與我們息息相關,發生在我們台灣的真實事件紀錄片,黑色幽默且笑中帶淚的紀錄手法,融化了許多觀眾對於艱澀議題的距離。

請一起來讓我們為台灣加油一起來因為這部電影、因為台灣而感動。





《 圍牆外的事-粉墨登場 與吳星瑩 》
文/林木材

經歷了六年多,修剪了30多個版本,在獲得國藝會的部分補助後,吳星螢終於完成了這部紀錄反高學費運動的紀錄片《粉墨登場》,並在2009年的9月底展開了獨立巡迴映演,從台北的典藏藝術空間出發,採取售票方式,靠著賣力的宣傳和口碑相傳,在全台映演了超過40場,吸引了超過2000名觀眾。

吳星螢笑稱自己的紀錄片為「芭樂紀錄片」,希望能跳脫出一般觀眾總將紀錄片視為沉重、嚴肅的印象。片中雖以議題導向,涵蓋著對高學費的發想與探討,但更多卻著重在運動夥伴間的同志情誼,以及生命所經歷中各種酸甜苦辣。

「很多觀眾在看完影片後常常會問我,是不是你真的付不起學費,還是因為這和你的求學經歷或生命經驗有關,所以你決定去拍攝反高學費運動的紀錄片……。但其實我一開始的出發點不是這樣子的。反高學費運動背後真正指的並不是學費高低、教改、教育的問題,事實上,我認為最根本的問題是『階級問題』,階級的對立才是問題的核心。」吳星螢娓娓說道。

翻過圍牆

1996年,從復興美工畢業之後,18歲的吳星螢第一次走上街頭,參加了抗議核四廠興建的遊行活動。自此,她開始明白了人們走上街頭背後的真正原委,社會運動的意識和經驗進入了她的生命,一路伴隨著她工作、進大學、成長、結婚。

也因為反核四的經驗,使得吳星螢在1998年接觸了「反高學費運動」,進而認識了一群死黨好友,這些好友也正是《粉墨登場》裡所出現的要角。那一年,他們組成了「反高學費行動聯盟」,成員由學生,漸漸變成老師、工會幹部、家長一起參與,一直到現在都是個義工組織,每年發動抗議高學費的運動。

在這不算短的十年之間,他們也一起參加讀書會討論馬克思的《資本論》,一起從事抗議運動,一起談論著社會改革、教育商品化的問題。社會批判、左派意識開始在每個人的心裡漸漸萌芽,社會裡的公平正義原則也成了他們所捍衛的價值。

而和許多人求學經驗不同的是,吳星螢在高中畢業之後,因為經濟問題,選擇了先進入職場工作,但她心裡始終懷著一個夢想以及一份不平的心情,認為自己既不笨也不比其他人差,為什麼沒辦法進入大學就讀;她甚至有次在路過大學校園時,不禁在圍牆邊哭了起來。就這樣懷抱著唸大學的心願,在工作七年之久後,存夠了足夠的錢,考取了台灣藝術大學的電影系,在畢業前夕完成了一部質感極佳的劇情短片《女神》。

在這之前,她對紀錄片沒有特別興趣,也不知該如何拍起。只是,每每參與反高學費運動時,她總會帶著小DV,隨性地紀錄下同伴們的一舉一動,素材隨著時間而累積越來越多,五年之後,吳星螢決心要完成一部講述反高學費運動的紀錄影片!

影像與社會運動的結合

「我希望用一個比較簡單的方式,讓台灣觀眾對於社會運動不那麼恐懼。」吳星螢如此說。

這是為什麼她以「芭樂紀錄片」自稱的原因。影片以反高學費運動為主軸,但無論在形式、風格上,都採取著輕鬆詼諧的調性,也加入了幽默的動畫。這使得《粉墨登場》完全有別於過往的台灣社運紀錄片,不再有嘶喊、悲情,或是沉重控訴的性質。片中雖有著認真談論自己參與運動的初衷,以及論述反高學費運動對社會大眾的影響,但更多時候,則聚焦於彼此的互相吐槽、嘻笑打鬧、互相辯論和在讀書會中打瞌睡的場景。

換句話說,《粉墨登場》的目的導向並不明顯,並不是一部為了反對高學費的而製作的宣傳影片。鏡頭總是不經意、帶點淘氣,像極了不經意隨手拍攝的家庭錄影帶,貼身地紀錄下這群因為參與了反高學費運動的人們的各種點滴。他們並不以弱勢者自居,也不以懷抱著革命情懷而高高在上,反而像你我一樣,有著各自的煩惱以及夢想。

隨著時間的推進,大家的身份紛紛從懵懵懂懂的學生開始轉變為老師、母親、夫妻……。十年過去了,片中的主角說到:「如果你過了這個關卡就是過了,就會繼續走在革命這條路上,我常常在想對我來說這個關卡是什麼?我是能夠走的得過還是走不過。或許會感到痛苦,但那個快樂遠比痛苦來得更大。」

也正是因為《粉墨登場》的完成,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幾乎是一蹴可幾的,影像的魅力使得反高學費的議題被廣泛討論和熟知,這樣的成效是過去只是藉由文字和行動的反高學費運動所難以想像的。影像與社會運動的結合,也必須歸功於影片團隊對於宣傳、發行、映演的完整概念。

吳星螢認為只有讓更多人明白、理解、討論高學費運動,《粉墨登場》才有意義。她說:「這部紀錄片記載的並不是只有反高學費運動,而是更深更綿長的,關於參與社會改革裡的那種悸動,我也想讓更多從來沒有參加過運動的朋友,重新去認識台灣進步的真實原點。」

從紀錄片裡學會謙卑

然而,對於紀錄片,吳星螢實際上是有點惶恐的,她不諱言自己在未來是想要拍劇情片的。但這次拍攝紀錄片,卻也讓她學習到許多不曾有過的經驗,她舉了法國新浪潮教母艾格妮華達(Agnès Varda)為例子。 

艾格妮華達早期以拍攝劇情片著名,但到了晚期之後,卻拍了一系列的紀錄片。在某次紀錄片雙年展時,艾格妮華達被邀請到台灣來開設講座,吳星螢自然成為台下忠實的影迷。

她轉述艾格妮華達當時所說的話:「我知道在台下有許多人是拍劇情片的,正因如此在你們這一輩子當中更應該去拍攝紀錄片。創作其實並沒有界線,影像創作者無論如何都應該在生命中挪出一段空檔去拍紀錄片。只有在拍攝紀錄片的過程中,才會讓你學會什麼叫做不去控制,什麼叫做無常,什麼才是和人事物相處的真實關係。你無法令這些重新再來一次。唯有經歷過這些,你才懂得什麼叫做謙卑!」

吳星螢說自己在拍紀錄片時,常常必須退守自己的位置,甚至隱藏起來,這些經驗是過去不曾有的。拍攝《粉墨登場》在某種程度上也拉掉了她的許多傲氣。她必須把自己毫不保留的交出去,試著去聆聽不同主角的聲音,誠懇地將自己的心打開,接收不同的立場和觀點。回首過去,著實辛苦,但她真的從《粉墨登場》中體驗到了艾格妮華達所說的「謙卑」。

「我想分享的是在這個過程怎樣重新擁抱我自己。當不再把這件事情或這個議題當做我個人的事情,甚至不在乎這部影片或議題時,唯有先認識自己,真的,才能說『小我』終於遇見了『大我』。」這是吳星螢的肺腑創作感言,她也期許這樣美好的拍片經驗能讓自己在未來的創作上更宏觀、更有生命力、更具深度,並能給人、事、物多一些空間和包容。

影評引自:
http://woodlindoc.blogspot.tw/2010/04/blog-post.html

【2014 五月影展:學運風暴】《01年》

《01年》L'an 01
1973 / 法 / 杜瓦、雷奈、尚‧胡許 / 90 min / color
5/8 (四) 18:00 焯炤館一樓演講廳
※酌收50元場地清潔費





從現在看以前七零年代的電影,大多數都會有一種陳舊的感覺,但是這部「01年」 卻 一 點 點 陳 舊 的 感 覺 也 沒 有!! 
這部電影裡面,沒有故事,但是確有源源不斷的人物速寫,有的機鋒相對,有的則繼續厭煩。
這是一部非常典型的「五月68學運式」的電影。
電影裡面描述了無政府主義的法國青年提出一個口號「停下來思考」,並以這個口號作為出發點,讓整個巴黎不再工作,後來...... 

★ 導演 質克‧杜瓦‧亞倫‧雷奈‧尚‧胡許

【2014 五月影展:學運風暴】《中國女人》

《中國女人》La Chinoise
1968 / 法 / 尚盧‧高達 / 99 min / color
5/6 (二) 18:00 焯炤館地下一樓演講廳
※酌收50元場地清潔費



★ 世界級導演尚盧·高達最好的電影之一 
★ 1967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提名 

高達積極關注1968年巴黎的五月風暴,並開始和深受毛澤東思想影響的學生合作拍攝有毛派訊息的電影。 
描述一群法國共產黨的年青追隨者的生活,包括背誦法文毛澤東語錄和批判美國帝國主義。

一段革命的時光 • 一處騷動的城市 • 一個探索的世代 

五名巴黎大學生,受到中國文化大革命的啟發, 在宿舍里高談闊論,要把暴力革命的經驗引進法國。 
一名學哲學的學生維洛尼卡,與四名室友成立了革命小组,辛苦的學習馬克思主義和毛錄。他們在學習中不斷進行討論,就各式各樣的問題發表演說。
一個夏天過去了,他们準備付諸行動。维洛尼卡作為大家的领領導者,她被派去暗殺一個蘇聯的高級官員。可是,當她來到旅館時,卻把房間的號碼弄顛倒了,把23看成32,結果殺錯了人。最後眾人只好解散。對他們來說,這個夏天只是一個小小的開端。



【2014 五月影展:學運風暴】《五月風暴》

《五月風暴》Something in the Air
2012 / 法 / 奧利佛阿薩亞斯 / 122 min / color
5/5 (一) 18:00 焯炤館一樓演講廳
※開幕片免費入場




嬉皮 X 音樂 X 迷幻 X 思想 X 性愛 X 革命 
一段革命的時光 • 一處騷動的城市 • 一個探索的世代 

70年代 學運後的法國巴黎 
空氣中 瀰漫著暴力和悲傷的氣息…. 

年僅17歲的吉爾斯是一個未來成就可期的藝術家,如同所有滿腔熱血的年輕學子,和他的朋友,無懼警察的暴力威脅,利用印刷學運傳單、街頭塗鴉以及縱火抗議向公權力挑戰…

當抗議行為越演越烈,吉爾斯和朋友被政府盯上,他們只好旅行義大利避風頭,吉爾斯在憂心國事之於,仍不忘拿起他的畫筆將身邊事物逐一入畫。與拍片團隊的接觸,開啓了他對於電影拍攝的強烈興趣,而愛情的來去往返,也對吉爾斯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中文預告:http://ppt.cc/2ctS 

導演阿薩亞斯認為「音樂應該是可以在電影中釋放無限自己的元素,也能夠連結詞曲和故事的意義」。因此『五月風暴』融合鄉村、搖滾、藍調、前衛和迷幻的音樂元素,配合劇情轉折與故事發展,讓觀眾仿佛置身於1970年代,大開眼界之餘也一飽耳福。





《 青春的迷惘不只愛情-「五月風暴」 》
文/塗翔文

  1968年5月,法國發生震撼整個世界、甚至整個世代的學生與社會運動,由法國名導奧利維耶阿薩亞斯編導的「五月風暴」,描寫在這風起雲湧的背景下,幾名青年們各自內在、理念與人生道路上的影響與躁動。如今在台灣,同樣也由民間自發起各種對時局不滿的抗爭、運動,彷彿再也抑制不住、接二連三,此時此刻,這部影片的上映,更別具意義。 
  
  五月風暴對法國半世紀以來的歷史發展,功過各有表述,但任誰都不能否認它的關鍵。故事以對藝術繪畫充滿興趣的男學生吉爾為主角,開始向外輻射,在他與一同參加抗爭的好友們、來來去去的兩任女友,以及周邊相關人物之間,不停游移。由於一樁警衛受傷的意外,這群年輕人蒙上刑案陰影,於是各自離開巴黎避難,碰上了各種不同立場的人們,也不停撞擊自己的初衷與想法。 

  阿薩亞斯幾乎是用一種看似隨興、閒散的步調,拍攝這群青年,讓全片始終維持著一種自由浪漫的氣氛,甚至帶點詩意寫實的味道,尤其是拍愛情挫敗的時候。影片再次詮釋青春歲月裡,相對於男孩的直覺處事,女性早熟且自覺的特質,總讓片中的男主角,只能在美麗如畫的風景中,眼巴巴地望著她們的背影瀟灑離去。不知是有意還是巧合,導演最後讓兩個女生的「下場」都不是太好,雖然有點偏頗,卻也凸顯愛情關係的勝負,永遠不見得就在當下立判。 

  千迴百轉,其實主人翁吉爾最感興趣的,一直都是愛情與藝術創作,他對政治的狂熱不如別人,也沒有那種孤注一擲、拋下一切的豪情。坦白說,在時局混亂、人心惶惶的洪流中,大部分人應該都是和他一樣迷惘而猶豫的,尤其是走到人生叉路的懵懂青年。在這樣的觀點下,創作者顯然並非執念於遙想當年的憤世嫉俗,反而有種事過境遷、柳暗花明的淡定,特別是那迷人又帶點迷幻味道的結局。

  顯而易見,「五月風暴」是阿薩亞斯帶有個人自傳意味的作品,而且是獻給電影的情書。比較起華語影壇近年同樣熱中的傷逝青春、酸澀初戀,法國人眼裡所看到的,果然就不只是小情小愛的格局而已。誰說五月風暴的巨浪,不是一直到現在都還猶見波瀾呢? 

影評引自:
http://stars.udn.com/newstars/collect/CollectPage.do?cid=12194




【2013 十月影展:搖滾 x 公路】《我倆沒有明天》

【我倆沒有明天  Bonnie & Clyde】 

1967 / 美國 / 亞瑟‧潘 / 125min / color 
10/31(四) 晚間六點,焯炤館一樓演講廳





「嘿!我是搶銀行的!」
一切就從這麼簡單的一句話開始。

故事發生在經濟大蕭條年代的美國。
百般聊賴的女服務生邦妮看見了準備偷她車的克萊德,被其吸引、也為了脫離一成不變的生活,她與克萊德攜手,展開一連串搶銀行的精彩旅程。
他們一邊逃亡一邊享樂、追求自我和幸福,直到倒下那一刻為止。

真人真事改編、美國著名鴛鴦大盜的精彩旅程。



※單場票:社員$40、非社員$50
※套票:一套五張。社員$150、非社員$200












【2013 十月影展:搖滾 x 公路】《一切都鳥了》

【一切都鳥了 Everything Is Illuminated 】 

2005 / 美國 / 李佛薛伯 / 106min / color 
10/30(三) 晚間六點,焯炤館一樓演講廳




喜愛收集家人物品的美國猶太青年強納森在祖母臨終時,拿到了一張照片及一個琥珀墜子,照片上的人是自己的爺爺和一名陌生女子,好奇心驅使下,他前往爺爺的故鄉烏克蘭,開始了尋根之旅。

強納森、滿口彆腳英文的嘻哈翻譯亞歷克斯、亞歷克斯「自以為」是瞎子的爺爺巴魯,和他們的「導盲犬」小小山姆戴維斯,在傳統烏克蘭民族音樂與滄涼的鄉間景色所交織成的獨特冷調風格中踏上了奇異的旅程。


導演的幽默感能讓你大笑,而處理猶太議題時又會讓你想掉淚,是部令人驚豔的小品電影。

※單場票:社員$40、非社員$50


※套票:一套五張。社員$150、非社員$200